教学科研副主任:陈少青
姓名:陈少青
性别:男
出生年月:1980年4月
最高学历、专业及学校:博士研究生,体育教育训练学,北京师范大学。
职称:副教授
主要研究方向:学校教育,少儿体能,健康促进等。
主要教授课程:本科生《篮球》,研究生《课程与教材研究》。
主要科研成果:
课题
委托项目《数字支教体育课程体质健康专项课内容制作》(23220020100),主持,50万,在研,2023年至今。
教育部体卫艺司项目《校园篮球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数据分析》(20210020087),主持,25万,在研,2020年至今。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体教融合视域下“一校一(多)品”学校体育模式问题研究》(21BTY039),第一参与人,在研,2021至今。
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《中学生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策略研究》(SZ201510028017),主持,15万,已结题,2015~2019年。
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《京津冀校园足球协同发展及保障体系的研究》(15YJA890025),第一参与人,已结题,2015~2020年。
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《动作技能发展视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策略、方案开发与追踪研究》(15JYB019),第二参与人,已结题,2015~2021年。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中层理论视域下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》(14BTY047),主要参与,已结项,2014~2020年.
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《习得性姿势控制异常测评与运动干预研究》(KM201810029001),第二参与人,已结题,2018~2019年。
论文:
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幼小体育衔接的学理依据及推进策略,《体育学刊》,第一作者,2024.7.
中学生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的关系:性别的调节效应,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》,第一作者,2022.12.
Self-determin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Predicts Creativ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: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ositive Affect,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, the first author,2022.07.
以体育人,以体育心,体育课不要再那么温柔,《光明日报》,独著,2022.03。
幼儿园真的不能教前滚翻吗?《早期教育》,独著,2022.11,
疫期内外,体育锻造健康学子,《光明日报》,独著,2020.04。
青少年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的关系:体育行为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,《体育学刊》,第一作者,2019.09.
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(1949-1978),《中国学校体育》,第二作者,2018.04
幼儿体育专栏文章12篇,《青少年体育》,第一作者,2017全年。
初中生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及体育态度的关系,《体育学刊》,第一作者,2014.11。
全运会发展思考,《体育文化导刊》,独著,2014.03。
“顿悟类”运动技能习得的心理学机制与教学原理探析,《中国学校体育》,独著,2014.02.
基于模糊数学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,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,第一作者,2012.06月。
“3+1”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,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》,第一作者,2011.01。
养生文化的异化与体育价值观的时代化思辨,《体育与科学》,第二作者,2011.09.
对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2005—2006年冬训体能的测试与分析,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》,第一作者,2006.07.
对十运会男篮比赛后卫阵地进攻能力的分析和研究,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》,第一作者,2006.01.
著作:
1. 《幼儿游戏小组活动设计与实施》,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,2020年,独著。
2. 《幼儿体育培训指南》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1,主编。
会议论文及其他:
1.2014年7月,全国高师高专论文报告会一等奖,大会专题报告。
2.2014年10月,首都高校青年博士教师论文报告会一等奖,大会专题报告。
3.2014年12月,北京市大体协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,大会专题报告。
4.2015年11月,首都师范大学,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课堂组织奖。
5.2017年12月,首都师范大学,优秀主讲教师。
6.2020年11月,首都师范大学,先进教学管理奖。
7.2022年12月,首都师范大学,先进教学管理奖。
8.2023年12月,首都师范大学,先进教学管理奖。
9.2024年8月,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论文报告会一等奖,专题报告。
10.2024年6月,首都师范大学,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11.作为访谈嘉宾,就学校体育、全民健身、健康教育等专题先后70多次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、北京电视台访谈和评论。
所获荣誉情况:
1.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指委委员;
2.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分会委员;
3.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养对象;
4.日本国际幼儿体育学会企划部常任理事;
5.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幼儿体育分会委员;
6.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导师;
7.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教育集团领航计划导师;
8.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评审专家;
9.姚基金乡村体育师资培养星空计划(第一期)特聘导师。